不請自來的勸告常被當成是批評(二)
給成年子女建議和勸告如同我們的反射動作,要改過來真是不容易,尤其我們五年級這輩的爸媽,對在上父母的要求雖不敢說是唯命是從,但總得顧念父母乖乖的聽訓,多多少少照父母的意思去行。現代孩子對我們就不再是當年我們的樣子了,但我們得架起一道橋樑讓我們這代走向子女那代。想想你有沒有過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讓你不歡而散的經驗,多給成年子女一些空間,他們將來遇到的壓力可能更大呢!
重視「給予尊重」的重要原則
有位資深的諮商輔導學老師說,她的女兒是位年輕媽媽很有才幹。有次女兒告訴媽媽她正面對很大的挑戰,媽媽跟她說要不要我給你一些建議?女兒回答說:「不是現在,也許之後吧!」我的諮商輔導學老師聽到嚇了一跳,心想一般人都得付費才能聽到我的建議呢!但很明顯的,老師的女兒現階段不需要老師的建言,老師就尊重女兒的決定。尊重你的成年子女他已經是個大人了這是很重要的提醒。
另一個提醒是有關我們說話的聲調語氣,有時候是我們的神態舉止,成年子女可以從我們對話的氛圍中解讀我們是在輕鬆的談話還是在說教。如果是對話會帶著尊重的語氣,說教就不一樣了。「對話」和「訓話」之間是可以看到差異的:
『對話』: 你會聆聽和回饋,你的語氣、神情會顯示出尊重,不會一直強調「你應該」,非常投入在對話中,允許對方說他的生活情況和處境。
『訓話』: 大部分是你在說話,聲調會上揚像在說教,好像在跟小孩說話,你陳述的口氣彷彿是優越的上司。
你可以學習像一位教練或顧問
如果你希望成年子女聽進你的話,你需要從掌控的父母轉換成一位教練或顧問,給他們關愛和鼓勵,好像你是成年子女最重要的支持者。作為人生導師不是用施壓的方式把你的想法強迫地用在對方的生命中,而是用許多耐心、恩慈和理解,等他們邀請你進入他們的世界,特別在他們作重要的決定時候,需要贏得他們的信任。
你的話帶著祝福和咒詛的能力
新約雅各書三章10節說 :「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們做父母的話語帶著極大的能力。我認識一個朋友的先生小黃,小黃年約五十歲左右,經歷一段很艱辛的戒酒過程,後來有機會認識神才慢慢過著不倚賴酒精的清醒生活。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父親生氣地對他說:「你永遠不會有什麼成就,你將來就像你爺爺一樣泡在酒缸裡一事無成!」這句咒詛的話深深的打擊小黃的心靈,它成了這位弟兄自我實現最大的障礙,彷彿小黃爸爸的「預言」成真。我問這位朋友,小黃的父親曾向他道歉嗎?她說沒有。
曾對孩子說過一些咒詛性的氣話的爸媽,奉勸你們快快跟孩子們道歉。
也許你只是一時情緒高漲口無遮攔,你就跟孩子說:「我不是那個意思,我一時生氣說的話不是真心的,媽媽向你道歉。」你知道你及時的道歉有多麼寶貴,否則你的孩子就自暴自棄成了你破口大罵、對他咒詛的樣子。千萬不要低估你對孩子說出負面的話的影響力,話語是帶著權柄的,不論你的孩子多大,在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他會這樣認定的,所以越快道歉越好。你知道嗎?你的道歉會帶來祝福和醫治,修護這段珍貴的親子關係。
我想幾乎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祝福,你的鼓勵就是祝福。
你可以對孩子說:「我相信你」、「我相信你做得到」、「我知道你會選擇對的關係」等等,每個孩子都需要有大人對他們持定正面的態度,而爸媽是最好的支持者,你的鼓勵會成為孩子最美的祝福。(未完待續)
#空巢期#親子相處#與成年子女相處#媽媽日記#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