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家管-在平凡事務中看見神的榮耀(六之一)

 

1.破題

1.1.自我介紹

謝謝廖傳道邀請我來青少團契分享。去年廖傳道來邀我講家管-家庭主婦這個主題讓我很感動。為甚麼呢?我先生他博士班讀的是工作神學,我記得他在美國牧會的時候,開一門「工作神學」成人主日學,我邀請一位姊妹來聽課,那位姊妹對我說:「我沒有工作,

在家帶小孩又不是去上班,幹麻聽這門課啊?」是的,許多時候家庭主婦會覺得自己的工作不是一種工作行業,這個想法在我心裡困惑很久。

 

我的先生是一名牧師,我有三個女兒現在都在美國工作生活。老二兩年前結婚,我有一位洋女婿。我從小在教會中長大,是第三代的基督徒,爸爸經常在海外工作很少在家裡,媽媽是家庭主婦,我的原生家庭有五個兄弟姊妹。高中畢業後從高雄到台北上大學,大學畢業後三年結婚,跟先生到美國費城讀碩士,快畢業的時候生了大女兒,我們一起在美國生活了五年後回台北就業定居。我在生了老三後一段時間辭去工作做全職的家庭主婦。2007年先生帶著全家到美國波士頓讀神學院,完成道學碩士、神學碩士和教牧博士,在美國華人教會按牧、牧會經過近十年後,2016年我們夫妻一起到台北信友堂牧會已經滿八年了。

投影片3.JPG

我的學歷有大眾傳播學士、教育媒體碩士和現在正在修讀華神聖經研究碩士。我當過雜誌編輯、中廣新聞網新聞編輯播報,和教育部中教司專員。從老三一歲後,當家庭主婦有近24年的時間,同時是教會的師母有13年。

投影片4.JPG

1.2.引言

在我年輕當媽媽在家的時候,非常害怕別人問我“你是做什麼工作的?”特別當對方是個職業婦女,在我想要怎麼回答時,恐懼就湧上心頭。突然間我對在家工作的自豪感減弱了,我很難回答她的問題,雖然我也做一點翻譯的工作。我愛我的孩子們,也熱愛作一名在家母親的工作,但當時我經常為如何回應這樣的問題而猶豫不決。我婆婆是一位職業婦女直到退休,她對我在國外讀過書卻留在家當全職媽媽很不滿意,她認為我是在浪費時間,「我真不知道你整天都做什麼,要我會覺得很無聊!我看很多媽媽整天待在家等先生回家,都變成怨婦了!」

投影片6.JPG

我從來沒想過要成為一個在家的全職媽媽——至少在我年輕的時沒想過,我也沒有真正瞭解待在家裡的媽媽都做些什麼。我的媽媽是一位家庭主婦,她和我們一起待在家裡,和她在一起的時光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媽媽總是在我需要她的時候在身邊,如果從一個自私的角度看待她的工作——她好像是為我而存在的,就覺得在我從學校回到家的第一瞬間,一定是大叫:「媽,我回來了!」,而她一定會家回應我,就是那麼自然。

現在女性可以有很多選擇和機會:她可以在家工作,同時在家陪伴孩子;也可以在外工作,找保姆照顧孩子。或可以有半職(parttime)的工作,保留她們的夢想和專業,這對媽媽和家裡的經濟都是一個恩典。但當孩子出生時,還是有許多人會選擇“放棄”在外的職業,即使她們之前從未想過這樣做,我就是其中一個。

投影片7.JPG

2.家庭主婦的由來和特點

在開始分享家庭主婦這個行業,我們先看一下維基百科對「家庭主婦」的定義:

2.1.家庭主婦(Housewife),又稱全職媽媽,是已婚婦女從事的一種崗位,指全職照顧家庭、不外出工作的婦女。服務對象包括丈夫,與家族其他成員。如由男性(丈夫)在家負責這些工作,由妻子及其他家庭成員出外賺錢養家,則稱為家庭主夫

 

2.2.現代「家庭主婦」的變遷過程

「家庭主婦」這個名詞出現的年代很晚,它的意思是包辦家務勞動,在經濟上依靠丈夫的已婚女性。

投影片9.JPG

在工業革命之前,每個人都在家工作,甚至包括孩子。當時大部分是農業社會,父親通常在田地裡工作或照顧牲畜,而母親要負責清理、做飯和製造。比如麵包需要揉麵烘烤,雞需要拔毛,衣物需要修理。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家工作而且是辛苦的,一般家庭工作在「職場」和「家裡」的區隔是難以劃分。而工業革命將生產力從家庭轉移到了市場和工廠。這種轉變帶來男性和女性的工作有了分別的領域,男性在製造和商業領域,而女性則在家中過家庭生活。有人稱這是家庭生活的黃金時代。

 

在進入工業社會後,工業發展讓勞動市場更需要男性,大多國家都傾向提高男性薪水和工作環境,使男性可以負擔一家的生計,維持家庭經濟穩定。漸漸到了195060年代間,一個有家庭主婦在家的單一收入家庭是一種身份象徵,表示這個家負擔得起。許多費力的家庭手工製作和從頭開始的東西變得可有可無。再加上現代家電的發明比如吸塵器、洗衣機、烘乾機和快鍋等,傳統家務所需的時間突然減半了。

投影片10.JPG

家庭成為一個消費的地方,而不是生產的地方。使用最新的清潔產品、小家電和新穎的烹飪工具是家庭主婦的願望。家務工作的方式變得簡化:做飯、清理和照顧家庭的日常任務所需的時間明顯減少。白天孩子們在學校,女性有了很多額外的時間可以用在休閒、消費;到了80年代女性待在家裡變成了可以自由選擇的選項,母親可以有自己的決定,她的方向從以她的丈夫為主的 “家庭主婦”轉向以她的孩子為主的 “全職媽媽”。女性開始覺得自己在家是業餘身份,想在丈夫、子女和家庭之外找到自己的身份認同並渴望改變。

 

美國有一個調查指出,在耶魯大學和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中,仍然全職工作的女性人數只有大約一半,而男性同學比例為90%,平均而言,43%的女性可能會有一段時間退出職場。許多現代女性與她們的長輩不同,實際上是渴望留在家裡。一個時代的解放可能成為另一個時代的束縛。對我來說,待在家裡的工作意味著跟我母親和祖母時代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在很多方面我們如何看待在家裡工作的性質已經轉變了。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安啼潮媽 的頭像
    安啼潮媽

    安啼潮媽的空巢隨筆

    安啼潮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